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使用说明书

核准日期:20250819

修改日期:

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使用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

商品名称:武生儿轮宝

英文名称:Reassortant Rotavirus Vaccine, Live, Oral, Hexavalent (Vero Cell)

汉语拼音:Koufu Liujia Chongpei Lunzhuangbingdu Jiandu HuoyimiaoVero Xibao

【成份】

本品系用G1G2G3G4G8G9型人-牛轮状病毒基因重配株分别接种于Vero细胞,经培养、收获、浓缩后,六型单价原液混合加入保护剂制成。

有效成份:G1G2G3G4G8G9型人-牛轮状病毒基因重配株减毒活病毒。

    料:蔗糖,枸橼酸,枸橼酸钠,氯化钙,氯化锌。

【性状】

本品为橘色澄清液体。

【接种对象】

636周龄婴幼儿。

【作用和用途】

本品用于预防轮状病毒血清型G1G2G3G4G8G9引起的婴幼儿急性胃肠炎。详见【临床试验】。

【规格】

2.0ml/瓶。每1次人用剂量为2.0ml,所含的G1G2G3G4G8G9型人-牛轮状病毒基因重配株病毒滴度均应不低于5.5lgFFU/剂。

【免疫程序和剂量】

本品仅限口服,严禁注射。

本品的全程免疫共3剂:612周龄时开始口服第1剂,每剂接种间隔至少4周,第3剂接种建议不晚于36周龄。

【不良反应】

按照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推荐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分类:十分常见(≥10%),常见(1%10%,含1%),偶见(0.1%1%,含0.1%),罕见(0.01%0.1%,含0.01%),十分罕见(<0.01%),进行如下描述:

1.本品临床试验

本品在境内开展的临床试验,共有35786~12周龄婴幼儿接种本品,按照02856天免疫程序进行3剂免疫。每剂接种后0~14天进行系统性安全性随访观察,15~28天采取受试者主动报告与研究者定期随访的方式收集不良事件,同时收集各期临床试验每剂免后0~28天、期和期全程免后6个月、期全程免后至病例收集结束时的严重不良事件。各期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汇总描述如下:

全身不良反应

十分常见:发热、腹泻;

常见:接种后易激惹、呕吐、嗜睡、食欲减退;

偶见:超敏反应、消化不良、上呼吸道感染、脱水、感染性腹泻、便秘、肠炎、腹胀、鼻咽炎;

罕见:肠胃气胀、胃肠疾病、咳嗽、粪便异常、病毒性腹泻、咽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痛、大便次数少、婴儿哭闹、低钠血症、胃肠炎、口腔疱疹、支气管炎、流涕、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湿疹、饮食不足、川崎病。

本品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14例严重不良事件与疫苗可能有关,其中,发生率>0.1%的严重不良事件为腹泻、感染性腹泻以及脱水。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试验中,疫苗组报告2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发生在第二剂接种后第30天,另1例发生在第二剂接种后第24天。两例患者经治疗均已痊愈。

川崎病

临床试验中,疫苗组报告1例川崎病,于第二剂接种后第23天发病,该患者经治疗后痊愈。

肠套叠

临床试验中,疫苗组和安慰剂组各报告1例肠套叠。其中疫苗组1例发生在第三剂接种后147天,安慰剂组1例发生在第二剂接种后21天。两例患者经治疗均已痊愈。

2.同类产品境内外临床试验

    除上述列出的本品临床试验中报告的不良反应外,同类疫苗在境内外临床试验中还发现下列不良反应:食物反流、上腹痛、婴儿腹绞痛、便血、病毒性胃炎、病毒感染、支气管痉挛、肺炎、口腔黏膜炎、鼻溢、鼻塞、中耳炎、肌肉痉挛、睡眠障碍、失眠、疲劳、癫痫、尿布性皮炎、皮肤炎、头痛、激越、胃部不适、排便频率增加、稀便、乏力、皮疹、抽搐、惊厥(含高热惊厥)。

3.同类产品境内外上市后监测

除上述安全性信息外,参考境内外同类产品上市后监测,还获得以下安全性数据(此数据是由不确定的人群自愿报告,并不能准确地评估其发生频率或确定与疫苗接种的相关性):

免疫系统:口腔溃疡;

胃肠道疾病:肠套叠或复发性肠套叠(包括由此导致的死亡)、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疾病(SCID)患儿发生伴随疫苗株粪便排毒的肠胃炎;

皮肤和皮下组织: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病毒性皮疹、过敏性皮疹、斑丘疹、麻疹样皮疹;

感染和传染性疾病:疫苗株从疫苗接种者传播至未接种疫苗的接触者、咽颊炎、毛细支气管炎、咽部感染。

【禁忌】

1)超敏反应:已知对本品所含任何成份,包括辅料过敏者不应接种该疫苗。接种一剂本品后出现疑似过敏症状的婴幼儿,不应继续接种剩余剂次。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肠套叠既往史:禁止具有肠套叠既往史的婴幼儿接种本品。

    4)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注意事项】

1.重要注意事项

1)本品为口服疫苗,严禁注射!

2)必须具备适当的医疗救治和观察条件,以处置接种本品后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服用疫苗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3)同其它疫苗一样,接种本疫苗的人群不一定产生100%的保护效果。

4)发热性疾病可能推迟接种本品的原因,除非医生认为暂停接种本疫苗会造成更大的风险。

    5)曾在境内外上市的人-猴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和人-牛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观察到接种后可能增加肠套叠风险。尽管本品在境内临床试验中暂未发现疫苗接种与肠套叠发生存在时间上的相关性,但仍需在上市后应用中关注。

    6)对于存在胃肠道功能紊乱史的婴儿,包括活动性急性胃肠道疾病、慢性腹泻、生长发育迟缓以及先天腹部异常和有腹部手术史的婴儿,尚无相关的疫苗安全性或保护力效果数据,因此需谨慎考虑对于这些婴儿接种本品。

7)排毒和传播:

①排毒

本疫苗在Ⅰ期临床试验中进行了排毒研究,对6~12周龄受试者,收集每一剂疫苗接种后连续14天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ELISA)并对轮状病毒阳性样本进行PCR分型检测。结果显示全部排毒阳性者均发生于首剂疫苗接种后,排毒率6.7%,第23剂疫苗接种后未观察到排毒阳性。PCR分型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本血清型及测序结果均与疫苗株一致,核酸测序结果显示,所排病毒株均为轮状病毒疫苗株,且基因序列一致。

②疫苗毒株的传播研究

本品在临床试验阶段未对疫苗株的传播进行研究。同类品种上市后可观察

到疫苗株从接种者传播至未接种的接触者。

③对免疫功能不全患者,如恶性肿瘤患者或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对于其亲密接触的婴儿应谨慎接种本品。

8)本品临床试验未获得早产或低出生体重(<2.5kg)婴儿相关数据。

2.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1)如果因某种原因未足量接种本品(如疫苗被婴儿吐出),不建议补充接种,应按照后续免疫程序完成剩余疫苗剂次的接种。

2)禁止将本品与其他疫苗或液体混合使用,禁止重配或稀释。请勿用热水送服,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3)开启疫苗瓶时,切勿使用消毒剂接触疫苗。

4)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本品。

5)疫苗瓶开启后应立即使用。

6)如在接种本品前发现其外观与本说明书【成份】和【性状】描述不一致的变化(如发生颜色改变、出现摇不散的点状物或絮状物等),应避免接种。并按照本说明书提供的联系方式及时报告。

7)本品操作说明如下:

i:a是西林瓶铝塑组合盖;b是西林瓶铝塑组合盖上三角标识;c是胶塞;d是口腔给药器的保护盖。

ii:在西林瓶铝塑组合盖上的三角标识处打开西林瓶铝塑组合盖,取出胶塞,避免液体外漏。

iii:将口腔给药器套在西林瓶瓶口。请勿取下口腔给药器的保护盖。

iv:西林瓶套上口腔给药器后,翻转至西林瓶瓶口朝下,使瓶内液体全部进入口腔给药器内,取下保护盖。一手托住婴儿头部,一手将口腔给药器伸入婴儿口腔内侧面,挤压口腔给药器,使本疫苗全部缓慢地流入婴儿口中。

8)按照相关规定,将使用后的西林瓶、胶塞和口腔给药器按医疗废弃物处置。

【药物的相互作用】

  1. 与其它疫苗同时接种:本品尚未进行与其它疫苗同期接种(先、后或同时)的临床试验,暂无相关数据。

2)免疫抑制药物: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抗代谢药物、烷化剂、细胞

毒素类药物、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等,可能会降低机体对本疫苗的免疫应答。

3)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对于正在使用药物的婴儿,为避免可能的药物间相互作用,接种本疫苗前建议咨询专业医师。

【特殊人群】

尚未获得以下潜在免疫缺陷的婴儿服用本品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数据:

  1. 患血液恶液质、白血病、任何类型淋巴瘤或其他影响骨髓或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的婴儿。
  2. 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婴儿(包括大剂量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对于使用外用、眼科用或吸入性类固醇的婴儿,可以接种本品。
  3. 原发和获得性免疫缺陷婴儿,包括HIV/AIDS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其它临床表现、细胞免疫缺陷、低丙种球蛋白和异常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
  4. 既往接受过输血或使用过血液制品,包括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除外)的婴儿。

【临床试验】

本品期关键性注册临床试验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设计,共入组64006~12周龄健康婴儿(出生体重≥2500g,孕周在37~42周),其中疫苗组(本品)和安慰剂组各3200名,分别按照 02856天免疫程序接种3剂本品或安慰剂,观察全程免后28天的免疫原性及两个流行季内的安全性和保护效力。

1.保护效力

在保护效力试验中,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病例定义:(124小时内排便3次或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如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伴或不伴呕吐;(2)症状发生后7天内采集的粪便样本应用病原学方法检测到自然感染的野生型轮状病毒。临床试验期间对所有腹泻受试者采集粪便样本进行ELISA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者判定为轮状病毒腹泻,并进一步使用巢式PCR方法对抗原阳性标本进行轮状病毒G/P分型。

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的严重程度通过Vesikari临床评分系统进行评估,评分指标包括呕吐与腹泻的次数及持续时间,以及发热与脱水的程度和治疗情况。表1、表2汇总了期临床试验的保护效力结果。

本品临床试验期间收集到的轮状病毒血清型G1G2G3G4导致的急性胃肠炎病例较少。

1 接种后2个流行季疫苗对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的保护效力-基于人年发病率(PPS1

研究终点

安慰剂(N=2752)

本品(N=2728)

保护效力(%,95%CI)

发病数

发病数

接种后2个流行季

G1G2G3G4G8G9血清型导致的任何程度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127

48

62.43(47.64, 73.05)

G1G2G3G4G8G9血清型导致的重度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68

9

86.77(73.49, 93.40)

G1G2G3G4G8G9血清型导致的住院的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33

5

84.78(61.00, 94.06)

任何血清型导致的任何程度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129

51

60.69(45.63, 71.57)

任何血清型导致的重度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70

10

85.72(72.31, 92.64)

任何血清型导致的住院的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33

5

84.78(61.00, 94.06)

接种后第1个流行季

G1G2G3G4G8G9血清型导致的任何程度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64

21

67.17(46.26, 79.95)

G1G2G3G4G8G9血清型导致的重度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32

7

78.05(50.27, 90.31)

G1G2G3G4G8G9血清型导致的住院的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14

4

71.26(12.68, 90.54)

任何血清型导致的任何程度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64

22

65.60(44.17, 78.81)

任何血清型导致的重度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32

7

78.05(50.27, 90.31)

任何血清型导致的住院的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14

4

71.26(12.68, 90.54)

接种后第2个流行季

G1G2G3G4G8G9血清型导致的任何程度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63

27

57.56(33.39, 72.96)

G1G2G3G4G8G9血清型导致的重度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36

2

94.46(76.99, 98.67)

G1G2G3G4G8G9血清型导致的住院的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19

1

94.72(60.52, 99.29)

任何血清型导致的任何程度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65

29

55.80(31.53, 71.47)

任何血清型导致的重度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38

3

92.13(74.50, 97.57)

任何血清型导致的住院的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

19

1

94.72(60.52, 99.29)

1PPS:保护效力符合方案分析集,所有符合入选/排除标准、进入随机化且完成全程疫苗接种、且至少完成一次保护效力随访观察的受试者(下同)。

2 接种后2个流行季疫苗预防不同型别轮状病毒导致的任何严重程度急性胃肠炎的保护效力-基于人年发病率(PPS

型别

安慰剂

(N=2752)

本品(N=2728)

保护效力

(%,95%CI)

发病数

发病数

G1

2

0

100.00(-436.94, 100.00)

G1P8

2

0

100.00(-436.94, 100.00)

G2

1

2

-101.71(-2124.52, 81.71)

G2P4

1

1

-0.85(-1512.36, 93.69)

G2P未分型

0

1

NE1

G3

5

4

19.33(-200.42, 78.34)

G3P8

3

4

-34.50(-500.95, 69.90)

G3P9

2

0

100.00(-436.82, 100.00)

G4

2

0

100.00(-436.82, 100.00)

G4P6

2

0

100.00(-436.82, 100.00)

G8

11

3

72.51(1.45, 92.33)

G8P8

11

3

72.51(1.45, 92.33)

G9

106

39

63.40(47.16, 74.64)

G9P8

106

39

63.40(47.16, 74.64)

G未分型

2

3

-51.34(-805.70, 74.71)

G未分型P8

0

1

NE

G未分型P未分型

2

2

-0.89(-616.23, 85.79)

1NENot Evaluated,代表无法评估。

2.免疫原性

目前尚未确定疫苗诱导的抗体应答与预防轮状病毒胃肠炎保护作用之间相关性。在期临床试验中,疫苗组262名受试者接种3剂本品后28天,77.10%~83.97%受试者血清抗G1G2G3G4G8G9轮状病毒IgA抗体阳转/4倍增长,安慰剂组262名受试者为11.83%~15.65%

3.安全性

以上临床试验获得的安全性数据详见【不良反应】部分。 

【贮藏】

28避光保存和运输。

【包装】

西林瓶包装,每盒1瓶。

【有效期】

18个月。

【执行标准】YBS00542025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250047

【上市许可持有人】

名称: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黄金工业园路1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黄金工业园路1

邮政编码:430207

电话号码:027-88913353

传真号码:027-88913353

    址:http://www.wibp.com.cn